优胜中文网youshengxiaoshuo.net

皇宫,弘文馆

不知不觉间,上午的授课便到了结束的时间了,李纲站起身,开口道“好了,诸位,我们明天见”。

底下众人也缓缓站起身,躬身拱手道“恭送先生”。

李纲微微点了点头,随即转身出了房门。

看着李纲离去的背影,李皓陷入了沉思“从上午让学生的自我介绍到最后的道理总结就可以看出,这李文纪深谙教导之道,至于太子杀手这个称号,想来也只是时运不济罢了”。

就在这时,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声音,打破了李皓的沉思。“晧哥儿,最近身子可还爽利?”

李皓瞬间回过神,扭头看去,却发现这道声音的主人正是李承乾,李皓微微愣了愣,随即开口答道“让殿下忧心了,皓的身体已然大好”。

李承乾听到回答,神色未变,只是语气中略带责备道“晧哥儿,见外了不是,私下里叫我承乾便好”。

见李承乾语气亲近,李皓也只好点头道“那听殿下的便是”。

见李皓点头答应,随即李承乾便笑着调侃道“谁能想到堂堂长安诗仙,竟然不懂诗经只读孙子兵法”。

李皓老脸一红,思索片刻后,便问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几个问题。“承乾你身为储君,可知长安百姓几何?长安周边地里产出粮食几何?能否供养长安城里的百姓以及皇室公卿?”

听到李皓的问题,李承乾微微一愣,陷入了沉思。

片刻后,他从沉思中转醒,一脸惭愧道“承乾不知”。

看着这个少年太子稚嫩的脸庞,李皓心里微微一叹道“是啊,他怎么会知道,放到前世,他这个年纪也只是在上小学而已”。

旋即李皓转身望向窗外,回想着唐时论的记载,沉声道“为兄来告诉你,长安现有人口大约八十万上下,长安城周边的大约每年可产八十万石粮。这里面还包括了皇庄和各世家大族的占地出产,这部分粮食并不会分到百姓手中。所以这样算下来每人每年甚至一石粮都分不到”。

听完李皓的话,李承乾不假思索的的说道“我们还有关中平原”。

李皓缓缓点头道“是,我们是有关中平原,但有个事实你要清楚,随着天下越来越稳固,长安的人口会越来越多,相应的,关中的人口也会越来越多”。

说到这儿,李皓话音顿了顿,随后继续说道“也许你会想说,八百里秦川可供百万黎民。但是你有没有想过,十年后、百年后呢,关中平原可还能继续供养?”。

这时站在一旁的李凰忍不住开口道“我们还有关东平原、还有江南”。

李皓微微摇头“人口的增长,并不是一城一地的,而是同时的。到那时,你焉可知关东、江南有粮食乎?没有粮食……”

李皓并没有继续往下说,但是一旁的李承乾似乎想到了什么,眼神中满是恐惧,颤抖着说道“他们…会造反…”。

李皓并没有回答,只是眼神继续望着窗外,不肯定也不否认。

其实李皓说的也只是部分原因,一个王朝的消亡,往往代表着土地兼并到达了顶峰,贪污腐败横行于世,百姓已经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。在这其中世家大族扮演着什么角色,朝廷又扮演着什么角色,李皓现在并不打算现在说出来,因为时机不对。

片刻之后,李承乾渐渐从震惊中回神,看着李皓,恭声问道“皓哥,可有解决办法?”

听到李承乾的问话,李皓沉声回道“有”。

李承乾眼睛一亮,急切的问道“什么办法?”

李皓嘴里缓缓吐出了六个字“兴商、开海、拓土”。

听到李皓的回答,李承乾疑惑道“何解?”

李皓并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依旧望着窗外出神,片刻后,他转头望着李承乾,缓缓解释道“兴商贸,可让部分百姓从土地中解放出来,以促进各地的交流;开海运,向内可加快沿海地区货物的流通,向外则可探索出更多适用于大唐的粮食作物;拓土,顾名思义,用战争夺取他国土地,反哺自身”。

听完李皓的解释,李承乾陷入了沉思。

就在这时,一书童打扮的人来到李承乾跟前开口道“太子殿下,先生唤你”。

李承乾缓缓从沉思中回神,轻声道“我这就来”。

随即他躬身对李皓一礼道“晧哥的话,承乾一定会认真思考”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